题记:那些远去的日子虽已粘满尘埃,轻拂过后却依然清晰深刻。那是一段难忘的记忆,那是一段欢乐的岁月,那就是我的金色童年。
“人间四月芳菲尽”又到了草长莺飞万物生机勃勃的时节了,每每看到开满山间的油桐花、闻到沁人心脾的金银花香时,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家乡度过的童年岁月。
老家在鄂西北秦巴山下的小山沟里,所以童年大部分时光就是在它的世界里游荡。从小家里活比较多,而我年纪小只能干些小事情,放牛、打猪草只要是能做的都尽力去做。最有趣的莫过于上坡放牛。崎岖的山路上,四周旷无一人,只听见牛儿们你叫我应,加上我和伙伴们的吆喝声,给山谷增添了不少生机。肥茂的草木任由牛儿们去吃,公牛们吃饱了,躺着晒晒太阳,在地上打个滚、相互比试比试气力,好不快活。细心的母牛们给不忘给小牛舔舐身上的皮毛,那种温馨的场面至今仍记忆犹新。我们也没闲着,随着牛儿们的步伐不停地跑着、闹着,顺便摘些山楂、野柿子等野果享用一翻。有时我们会分成“敌我”两队玩“打仗”游戏,用用树棍当枪,用松果作武器相互“厮打”,胜利了就惩罚“敌人”摘果子。临到晌午,我们还能收获一大捧刺泡之类的野货,油桐叶一包,茅草一扎,带回家和大伙共飨。
如果中午不愿回家,我们就在山上扎营开伙。找一块平坦的空地,怕开土,用石头垒一个简易的小灶。拾些干柴火,找些野菜,配上从家里带来的油、米……不大一会儿,一锅香喷喷的饭菜就好了。幸运的话,还可以在树林里捡到野鸡蛋、捉只野兔,那么这就是一顿相当丰盛的野味宴了。吃着饭,唱着歌,一晃美好的一天就过去了。
家乡的夏日是非常凉爽怡人的 ,尤其是傍晚时分,燕雀归巢,清风徐来,带着淡淡的花香,使人感到身在神仙之境。山上草木繁茂、郁郁葱葱、遮天蔽日,但是无名的小花们依然茁壮地成长着。青的、白的、红的、紫的……给山的夏平添了几分浪漫的色彩。白日里如果没事干的话,约三五伙伴一起去捉蜈蚣、逮蝎子、搬螃蟹。蜈蚣和蝎子可以卖点小钱,买些本子、笔之类的学习用具。因为捉蜈蚣、逮蝎子,我没少挨老师批评,也没少被这些虫子咬。每次想起这些事,我都会心地一笑。
山里的冬天来的比较早,千里冰封,万里雪飘,一切似乎都进入冬眠。人们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,燃起一堆大火。老人们点起旱烟,“吧嗒、吧嗒”地抽上几口,聊着过去的事。年轻的小伙饶有兴趣地介绍着山外的见闻,讲到动情处甚至比划起来,听众则是跟着节奏唏嘘不已。姑娘们自然拿起针,织出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时不时来两句调情的话,引得大伙们哈哈大笑。我们永远是快乐的天使,弄些红薯、花生放在火堆旁烤着,期待着香味从火种飘散出来。如果来了货郎贩,我们边喊伙伴边围着贩子问问这问那;倘若来了炒爆米花的,我们各自回家盛一大钵子玉米交给他,花上几毛钱,就可以吃上又香又脆的爆米花。最得意的是放爆米花的时候,只听见“嘭”地一声,白花花的爆米花就呈现在眼前,我们欢呼雀跃地疯狂抢食着,仿佛那声音就是幸福快乐的集结号。现在工作了,也有能力吃更多的爆米花了,却再也找不到那种幸福的味道。
如今回老家的次数比较少了,但只要回去必定到山上走走看看,掀一块石板,摘一片树叶,想象一下童年时代那份欣喜、惬意,感觉又回到了过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