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泉溪法庭成功调解一起因意外触电事故引发的生命权、身体权、健康权纠纷案件。伤者周某与驾驶员王某在法庭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,案结事了的效果获得当事人的好评。
事件回溯:“修路经济”带的机遇与挑战
“路通财通,机遇涌动”,溪城人民翘首以盼的“十巫高速”项目正全力建设中,因“修路经济”带来的繁荣和机遇吸引着一批批群众来到这片土地,重庆巫溪的周某也是其中的一员,嗅到商机的他来到项目建设重点乡镇丰溪镇,成立了自己废旧物品收购站。
2024年5月,周某通过网络平台委托驾驶员王某运输货物。在竹溪县丰溪镇戈边河村装运过程中,因装车不规范导致货物挂住乡村道路上方的高压线缆。跟车的周某在手动挑高电线时不幸触电坠落,造成十级伤残。双方就赔偿问题协商未果后,周某向事故发生地法院提起诉讼。
法院调解:情理法交融力促争议实质化解
案件受理后,承办法官封晓云迅速厘清案情,发现双方对责任划分存在较大分歧,均认为对方系主要责任。考虑到原、被告均身处外地,机械办案不仅会增加当事人的诉讼成本,更不利于矛盾实质化解,遂秉持“调解优先、实质解纷”理念,将调解工作贯彻于案件审理全过程。一方面,向被告方释明安全保障义务及过错责任的法律规定;另一方面,告知原告作为成年人面对风险应有基本的认知,自己也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,希望互相体谅对方的不易之处。
庭审结束后,被告利用中午时间筹措资金,通过微信向原告转账1万元,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:除治疗中已垫付2.3万元医疗费外,被告再一次性赔偿原告护理费、误工费、残疾赔偿金、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6.5万元。并承诺剩余钱款一周内付清,至此,该起纠纷得以圆满化解。
“调解是最好的解决方法,而且这么快就能拿到赔偿款,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!”周某在收到款项后感慨道。被告亦表示:“法官既讲法理又讲情理,心服口服,今后一定加强安全责任意识。”
一场因意外引发的纠纷,在法院的倾力调解下画上和谐句号。竹溪县人民法院以“如我在诉”的司法情怀,将矛盾化解在基层、化解在源头,为重点工程建设提供优质司法服务,努力实现 "审理一案、教育一片、治理一方" 的法治效果,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司法力量。